西本願寺是臺灣日治時期最大的日式佛寺之一,與其他佛寺一同代表當時的建築風格。現今,西本願寺的一些重要建築遺跡仍然保存完整,具有稀少性和宗教學術價值。
1. 日治時期的建築代表:
- 西本願寺是臺灣日治時期最大的日式佛寺之一,與其他佛寺如東本願寺、臨濟護國禪寺、曹洞宗佛寺等並列,共同代表當時的重要佛寺建築。
- 保存有日治時期本堂臺座、地窖臺座、參道、鐘樓、樹心會館、輪番所等建築的完整配置,提供了了解日治時期佛寺建築的重要資訊。
2. 輪番所的建築特色:
- 輪番所建於大正13年(1924年),是當時和尚(或住持)的宿舍,為傳統的日式木造建築,稍後有些增修。
- 建築主體為磚造結構,隔間地板、木造梁柱,屋頂為四坡水,外部呈現日式的「和小屋」屋架系統。
3. 開發與保存歷史:
- 西本願寺的發展源流可以追溯到日治時期,是淨土真宗的寺院,本堂於昭和5年(1930年)開工,但在民國64年(1975年)的火災中大部分木造殿堂被燒毀。
- 民國94年(2006年),臺北市政府指定殘存的輪番所、參道、本堂、御廟所等遺蹟為歷史建築,並於99年(2011年)至102年(2014年)間進行整修和保存。
4. 社會文化功能:
- 西本願寺不僅是宗教空間,還兼具社會文化功能。在日治時期,寺內舉辦手工練習會、教學活動,並成為臺灣佛教婦人會總部。
- 寺院也是市民辦理喪禮的場所,展現當時社會文化的重要痕跡。
5. 主要建築特色:
- 「御廟所」是最早建成的建築,於日大正11年(1922年)完工,為木造建築,在火災中被燒毀,僅存臺基與地下室。
- 「本堂」是主體建築,使用鋼筋混泥土建造,於火災中被燒毀,僅保留臺基,目前修復後作為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的辦公空間。
- 「參道」是通往本堂的道路,於日昭和23年(1934年)完成,修復時以遺跡保存,部分損毀處填補相似石材。
6. 現代活化再利用:
- 目前,西本願寺的建築群已經修復完成,並以不同的功能得到活化再利用。本堂被用作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的辦公空間,而輪番所則由民間團隊經營茶館「八拾捌茶」。